近年来,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,但社会治安状况也日趋复杂,公共安全问题不断凸显,城市犯罪突出,手段不断更新、升级。这些都迫切要求加快发展以主动预防为主的视频监控系统。现在有些现代化社区已经开始安装视频门禁系统,但是作为保障房,确是容易被忽视的一块区域。住在保障房里的人,到底是不是原来的人?当其它保障房的居委会和物管还在为此巡查时,厦门的虎仔山庄的保障房,已经运行一套“人脸识别门禁”系统近半年。那么,虎仔山庄的这套系统运行如何,能不能加强小区的安全和管理,小区住户反应如何?
人脸识别进虎仔山庄 识别开门时间短暂
虎仔山庄保障房紧邻环岛干道,正对软件园二期。今年3月份,虎仔山庄首批保障房交房后,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正式运行。
可以看到,虎仔山庄内共有4幢楼、1306户,每幢楼的一楼铁门进出口,都设置了一台人脸识别机。为了照顾到不同身高的住户,识别机有两个扫描窗口,一个较高一个较低。
一名住户正好回家,他把脸稍微靠近扫描窗口,摄像头开始工作,屏幕上出现他的头像,瞬间拍下一张照片。啪一声,照片生成的同时,铁门打开了。
在2号楼的人脸识别机旁站了10分钟左右,其间有4个人通过,几乎每个人都是脸一靠近,铁门就应声而开,时间基本上控制在1秒钟以内。
陌生人把脸凑上去,识别机的屏幕定焦、抓拍,眼看着照片被拍下,可铁门却丝毫没有反应。“这是因为你不住在这里,系统没有查到你的照片。”物管人员解释。
逐步取消刷卡 室内楼宇对讲仍能开门
“这套系统有很多人性化的设计,从人脸靠近到自动对焦再到识别成功只要1至2秒,就算你戴着无色镜片的眼镜也可以识别。”厦门全和物业是虎仔山庄的服务管理企业,物业曹主任介绍。
观察时,只有一名50岁左右的阿姨,在人脸识别机前停留了约半分钟才打开门。询问原因,她解释是刚刚使用,不是很习惯,还没掌握要领,但“总的来说还是挺好用的”。
曹主任解释,当有住户通过人脸识别无法开门时,物业都会派保安前往协助,教会住户正确使用。他认为,不能开门大致有几个原因:要么住户脸没有对准扫描窗口,要么住户戴着墨镜,或者有些住户可能刘海过长将脸盖住,都可能导致系统无法识别。 |